第二届企业管理哲学与组织生态论坛暨李占祥管理哲学优秀论文奖颁奖仪式在东北财经大学成功召开


2021年7月24至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主办,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哲学与组织生态研究中心(MPOE)承办的“第二届企业管理哲学与组织生态论坛暨李占祥管理哲学优秀论文奖颁奖仪式”成功召开。本届论坛以线下线上相结合形式进行,来自国内外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近百名学者和企业家莅临东北财经大学会场,进行面对面的报告、交流与讨论,另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以线上方式参会,报告研究成果和进行学术对话。

image.png

本届论坛以“组织生态创新与中国管理智慧”为主题,致力于构建企业家、管理学家和哲学家跨界协作、共创共赢的跨界协作系统。出席本届论坛的嘉宾有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方红星教授、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教授、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张闯教授、MPOE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和李占祥教授弟子代表徐二明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讲座教授吕源教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李新春教授、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高良谋教授、宝茂集团CEO张释元先生、MPOE主任王凤彬教授和副主任秦志华教授等。由于疫情防控等原因,以线上方式参加论坛的几位重要嘉宾有:教育部工商管理教指委主任、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黎红雷教授、宁波诺丁汉大学李达三首席教授、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中国企业管理终身教授李平教授、南京大学商学院贾良定教授等。

本次论坛得到了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管理世界》、《管理评论》、《中国软科学》、《管理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和宝茂集团的大力支持。


开幕式与论文颁奖

7月24日上午8:30,论坛开幕。开幕式由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张闯教授主持,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方红星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教授致辞。

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方红星教授代表会议主办和承办单位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论坛获得丰硕成果。他指出,当下中西方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同台竞技,中西方思想在全球理论界碰撞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新思维、新思潮频繁涌现,迫切需要管理学开启寻根之旅,从管理哲学的高度,对管理理论进行归纳,并据此建立国际管理理论体系。鉴于此,本届管理哲学与组织生态论坛,选择“组织生态创新与中国管理智慧”这一主题,立足中国企业创新的实践,聚焦中国管理思想发展,关切现实中的企业经营问题,开展理论上管理格局的探讨,可谓是对当下实业界和理论界的急迫呼吁进行回应的最好时机。希望能够充分利用本次论坛所搭建的平台,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倾听同行的声音,分享自己的收获,以此共同推动管理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教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对在场的所有的来宾和线上的参会嘉宾表示了衷心的感谢。毛基业教授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哲学与组织生态研究中心(MPOE)的宗旨与发展状况,指出第二届论坛是近一年来工作成果的展示和检验,相比于第一届论坛有了质的飞跃,并上了一个大的台阶。进一步指出,中国的企业家、管理者深深的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影响,希望通过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和研究对话,从哲学高度推动中国企业管理学科沿着“顶天立地”方向发展,构建最懂中国管理的学术平台。

上午8:50,论坛进入“李占祥管理哲学优秀论文奖”颁奖环节,由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研究员主持颁奖仪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教授说明了“李占祥管理哲学优秀论文奖”的评奖原则和第二届论文奖的评奖方式,揭晓了获奖名单,并概括了本届获奖论文的特点。

本届获奖的6篇论文分别为来自广州大学、暨南大学和中山大学的案例论文《知识模块化、智能化与中台型组织的动态能力:基于知识开发与探索双元平衡的视角》;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与京东集团合作的案例论文《数据驱动的企业动态能力的作用机制:基于京东集团的案例研究》;来自北京大学团队的《矛盾管理的悖论与辩证视角:迈向一个中西整合的新策略框架》;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和山东大学合作的《人工智能时代的管理主体扩展:一个技术现象学思考》;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合作的《超家族主义:家文化在当代中国企业的新形态》;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宁波诺丁汉大学合作的论文《Complex Capability Configuration: A Qualitative Study on the Mechanisms to Bundle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随后,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方红星教授、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教授、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张闯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乔晗教授、MPOE副主任秦志华教授、MPOE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和李占祥教授弟子代表徐二明教授、以及宝茂集团CEO张释元先生等国内外知名学者与企业家代表为获奖论文作者颁奖并合影留念。


大会主题发言

7月24日上午9:20开始,在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高良谋教授与MPOE副主任秦志华教授的主持下,教育部工商管理指导委员会主任席酉民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讲座教授吕源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乔晗教授、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郑文全教授、宝茂集团CEO张释元先生分别做了大会主题演讲,向线下线上与会者展示了企业管理哲学与组织生态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席酉民教授作线上报告,发言主题为“数智时代的生态管理——和谐管理的启示”。他指出UACC时代会导致一系列的范式革命,传统的思维习惯己经无法适应当前的世界,必须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一步,从时代变迁看管理重点的变化,对数智时代的生态化与产业家的涌现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探讨,并提出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生态管理体系等前沿学术观点。最后,席酉民教授就“如何培养智能和生态时代的新商科人才”这一重要议题,提出数智时代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选项:融合式、素养、数字化和国际化教育,并基于“人生和和谐学习模型”为人才培养提出宝贵意见。

吕源教授发言主题为“哲学与管理学的碰撞:来自海德格尔实际性解释学的启示”。他以管理学的阿基米德点为引,从管理本体论的两个维度——存在论和本质论,探讨了管理的本质。进一步强调了哲学的批判反思精神,认为没有批判反思,就没有创新与进步,并引述了胡塞尔对“自然的思维态度”与“哲学的思维态度”的解释,从哲学的角度引发对管理本质的深度思考。

乔晗教授发言主题为“数字时代的商业模式与价值创造逻辑”。她指出商业模式是企业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和捕获价值的方式。数字时代的价值是数据要素在技术要素的驱动下协同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和土地要素,通过参与价值主体的生产或服务过程而产生的效用,并体现在数字产业化价值和产业数字化价值两个方面。她以梦饷集团的价值创造逻辑的演化为例,指出可持续性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捕获缺一不可。

郑文全教授发言主题为“耦合型企业:中国古典企业制度中的管理哲学”。他从晋商与乔家的经营成就切入,分析了晋商企业制度的构成体系,并指出“高度两权分离,并缺乏公司治理结构的监督制度”等晋商企业的五个制度之谜。针对乔家的案例,进一步指出有效率的企业制度应当是高度耦合的制度集合,耦合性是企业制度的重要效率源泉,优秀的企业制度是嵌入性与创造性的共同产物,不同阶段的制度匹配与替代对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最后,郑文全教授提出,管理学不是告诉我们如何成功,而是告诉我如何避免失败,在VUCA时代,研究传统经典,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宝茂集团CEO张释元发言主题为“组织智能生态化中的人性哲学”。宝茂集团创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上海陆家嘴,是一家集股权投资、证券投资、私募基金和私人银行于一体的综合性投资服务集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宝茂集团逐渐探索出“文化-科技-制度”的组织三维图、“人-财-业”的战略三维图以及“产研-产销-产服”的业务三维图,通过多维度的赋能和主动深入的投后管理,促进企业长期发展。宝茂集团通过宝茂党建、宝茂大讲堂以及宝茂研究院等多种渠道,对企业管理中的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根据多年的管理实践经验,宝茂集团CEO张释元指出,在文化、思想指导科技和制度的实践发展进程中,应主动前置性的思考准备,非被动后置性的代价成长,杜绝先健身,后补脑。


获奖论文报告与点评

7月24日下午,MPOE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和李占祥教授弟子代表徐二明教授主持了“获奖论文报告”论坛。广州大学管理学院周翔博士、北师大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焦豪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葛明磊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吕源教授等,依次报告了获奖论文的内容和重要发现。南京大学贾良定教授、东北大学孙新波教授、南开大学许晖教授、华东理工大学郭毅教授、东北财经大学高良谋教授、《管理评论》副主编乔晗、《管理学报》编辑部主任郭恺、以及《管理世界》编辑韩彬等专家学者进行了论文点评和对话交流。

广州大学管理学院周翔老师报告了论文《知识模块化、智能化与中台型组织的动态能力》。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孙新波教授、南京大学商学院贾良定教授分别做了点评。该论文以数字经济为背景,认为“基于数字化”的知识基础观可能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知识基础观的新理论,通过数字化实现知识的模块化,模块化的知识对人和业务赋能,能够实现组织对环境的动态适应,并指出对于“知识模块化如何提升组织的动态能力”值得进行关注。该论文以小米科技为案例,探讨了知识模块化、智能化和组织动态能力的逻辑关系,分析了“中台”塑造动态能力的内在机理,并指出“数字化的终极目标是为人赋能,释放人的潜能,而不是对人的替代”,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管理哲学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焦豪教授报告了论文《数据驱动的企业动态能力的作用机制:基于京东集团的案例研究》。南开大学商学院许晖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乔晗教授分别做了点评。该论文指出,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成为企业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和挖掘潜在机会的引擎,通过大数据管理,可以更好理解商业环境和客户需求。在此背景下,该论文基于京东集团的案例,系统探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动态能力、数据要素、业务模式和流程创新活动三者之间的整合协调关系,并提炼了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模型,对于企业使用数字技术,释放数据驱动效应,并实现业务模式和流程创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葛明磊博士报告了论文《矛盾管理的悖论与辩证视角:迈向一个中西整合的新策略框架》。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郭毅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乔晗教授分别做了点评。该论文针对当前组织管理中所面临的多种矛盾的权衡取舍问题,比较了悖论与辩证理论的异同并加以整合,并构建了一个整合性的框架。进一步,该论文以华为的友商竞合、华为的熵减为范例提供了实例化说明,并从以关键矛盾演化为焦点的组织变革与发展、悖论与辩证整合视角下的矛盾管理过程模型、全球化复杂环境下的国家竞争与矛盾管理研究三个方面,对中国本土矛盾管理研究进行展望,具有重要的哲学启示。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吕源教授报告了论文《人工智能时代的管理主体扩展:一个技术现象学思考》。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高良谋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秦志华教授、《管理世界》编辑部韩彬分别做了点评。该论文以“算法能否成为管理主体”为问题,以海德格尔“此在(Dasein)”和“在世之中”的存在论学说和技术现象学(伊德与斯蒂格勒)等哲学观点为主, 以管理学理论(韦伯的行政系统和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理论)为辅,从存在论的整体性框架出发,通过哲学的思辨形式(概念间的联系),推导“管理主体扩展”命题,提出超越传统的“主-客体”二元论的思维方式。该论文在制度和组织结构层面,思考了算法作为“拟主体”或者“外主体”带来的变化,对于“新的管理文明生态”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哲学启示。


期刊编辑经验交流

下午16:00,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李新春教授的主持下,《管理评论》副主编乔晗教授、《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副主编焦豪教授,《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亚洲区主编覃大嘉教授,介绍了论文采编的经验和写作发表的要求。


优秀及潜力论文报告与点评

7月25日上午8:30,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孙新波教授主持“优秀论文报告”论坛。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晁罡教授首先汇报了其获奖论文,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唐慧洁、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张庆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李晓宇,依次报告了优秀论文的内容和重要发现。.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晁罡教授报告了获奖论文《超家族主义:家文化在当代中国企业的新形态》。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李新春教授、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彭长桂研究员分别做了点评。该论文关注到,一些企业开始反思传统家文化对企业经营的意义,经过创造性转化,打造出一套不同以往的企业“家文化”。在此背景下,通过选择6个家文化元素特色突出的企业,提炼出“超家族主义”这一关键概念,梳理了超家族主义的内涵及其在企业的运作机理,并挖掘了超家族主义对于超越传统信任的重要价值。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唐慧洁报告了优秀论文《走出混沌:科创企业管理者的创新角色探索与效应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焦豪教授、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李宇教授分别做了点评。该论文关注到,国内外创新挑战不断上升,科创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高投入、高风险等天然属性,资源有限性令企业在前沿技术突破与成熟技术优化间的矛盾冲突加剧,创新悖论关系凸显。在此背景下,该研究通过嵌入式案例研究方法,以HB公司为例,探讨了科创企业创新悖论触发管理者创新角色的探索过程。面对科创企业创新悖论带来的角色模糊,管理者角色探索中表现出角色同化、角色分离、角色整合、角色脱离多形态。进一步发现,管理者践行不同创新角色职能将产生不同的角色效应。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张庆强报告了优秀论文《数字化能力视角下核心企业主导的服务生态系统构建案例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李宇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武亚军教授分别做了点评。该论文注意到,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驱动了新协作组织网络的产生,使各组织环节呈现出以跨行业合作为导向的新服务模式。在此背景下,该论文选取酷特智能和沈阳机床进行双案例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两家企业在服务生态系统的构建方式和路径上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该论文总结了服务生态系统构建的两大特征规律,对数字化能力视角下的服务生态系统构建过程和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李晓宇报告了优秀论文《开放悖论研究述评及展望》。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郭毅教授、广州大学管理学院周翔老师分别做了点评。该论文认为,数字化打破了“信息孤岛”,实现了互联互通,企业经营活动表现得日益开放。在此背景下,该论文以开放悖论为聚焦点,对现有文献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将开放悖论定义为企业在开展开放战略实践过程中,因开放与封闭元素相互对立、共存共生所引发的矛盾现象。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筛选和分析,探讨了开放悖论的内容与理论范畴、开放悖论的影响因素以及开放悖论的应对策略,并提炼了系统性的理论框架。

在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李宇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贾利军教授的主持下,来自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等多所院校的12位老师、同学,分三个论坛向会议报告了论文的内容与写作。李新春、王凤彬、贾良定、罗瑾琏、王树文、晁罡、贾建锋、陈仕华、陈文婷、段云龙等专家学者,对论文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对话。


实践论坛交流与探讨

与此同时,在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哲学与组织生态研究中心副主任秦志华教授的主持下,围绕数字赋能与组织生态这一实践论坛主题,招商局蛇口产业研究院院长段景伦、国家投资集团人力资源公司郭煊、辽宁大杨集团总经理兼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胡冬梅进行了上半场的实践论坛报告。EMBA国际联盟理事长徐殿龙、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杨选峰对演讲内容进行了点评与交流。

招商局蛇口产业研究院院长段景伦以“产业园区虚拟化思考”为题首先进行了发言。当前阶段,国内外产业网络的演变非常迅速,各种产业被卷入基于网络的生态重组,产业网络不再完全依附于实体空间。网络空间重构了部分产业的组织形式,改变了部分产业原本的成本结构,大量服务业的可达性正在突破物理界限,高科技企业将对传统园区行业产生强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各类要素的快速流动已经成为空间经营者必须面对的趋势,产业空间可能面临很大的整合。因此,园区的虚拟化路径应该走出空间禁锢,适应新经济规则;此外,还要开放后台,拥抱或者构建虚拟平台,并强化线上运营的能力。

国家投资集团人力资源公司郭煊以“共享平台促进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为题进行了发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呈现规模大、范围广、人员结构复杂的特点,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缺乏科学理念认识、人资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国投人力公司搭建了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围绕“选、用、育、留、管”提供人才全链条服务,帮助各类单位实现全球寻才、精准引才、科学识才、高效培才。国投人力公司的经验,对于探索通过共享中心进行集约化管理、标准化处理,支撑服务集团战略和企业转型具有重要的经验启示。

大杨集团总经理兼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胡冬梅以“大杨集团数字化转型与组织重构”为题进行了发言。成立于1979年的大杨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西装出口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西装定制企业。大杨集团在四十年的发展实践中,逐步培育出独具魅力和特色的大杨文化。大杨集团胡冬梅总经理介绍了大杨集团的数字化转型历程,并讲述了大杨集团如何利用数智化工具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与生产效率的提升,透视了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中的数字化转型问题,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

实践论坛报告下半场,蓝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杨选峰、中谷智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军山、拼量网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郑雷等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报告了所在企业的前沿探索与经验成果。EMBA国际联盟理事长徐殿龙、招商局蛇口产业研究院院长段景伦对演讲内容进行了点评与交流。

蓝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杨选峰以“生态组织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为题进行了发言。在数字经济时代,远程办公、网红营销、共享员工、C2M等新现象不断涌现,企业单一能力无法完成闭环,传统内部组织走向生态协作组织模式,多组织协同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生态组织协同呈现出新组织(多维多类型和网状的多维链接及协同)、新场景(跨组织数智人才和共享应用成为常态)和新能力(从内部定向服务走向生态智能化服务)等特征,传统组织形态将换轨升级为“生态组织协同形态”,助力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升级。

中谷智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军山以“数字赋能、打造产业园区生态”为题进行了发言。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的形势下,产业园区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然而,产业园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善转、不会转以及不敢转。中谷智业以浙江为核心区域,在全国有30多个各类产业园区,辐射全国各地,打造了一套能够赋能企业成长、助力产业发展的园区数字赋能平台。通过“园满空间”数字赋能平台,中谷智业围绕园区运营服务商的运营管理应用、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的开发应用以及政府需求搭建的大数据应用,对园区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进行了深度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拼量网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郑雷以“大消费领域数字赋能营销决策与组织”为题进行了发言。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能源,或将成为风水电一样,创造更多的可能性、驱动更多业务场景,甚至改变营销的本质。进一步,数据能够提升企业的营销效率,帮助大消费领域精准营销,并有效提升营销ROI。企业在面对新营销模式的背景下,需要对组织做反向改进,通过对用户需求端和竞争端的分析了解,从而改造现有的渠道,调整研发的方向,最终实现品牌的定位和销售的增长。


管理哲学研究前沿国际论坛

在浙江工业大学特聘教授覃大嘉的主持下,首先举办了组织生态创新与管理哲学研究前沿的国际对话。宁波诺丁汉大学商学院李达三首席教授李平教授、美国加州圣玛丽学院李媛副教授、中山大学哲学院黎红雷教授、南京大学商学院贾良定教授,围绕中国特色管理学发展与国际化报告了最新研究成果,并以线上对话方式进行交流沟通。

宁波诺丁汉大学商学院李达三首席教授李平教授以“阴阳平衡研究的最新进展”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从亚里士多德的非此即彼,到黑格尔的辩证法,李平教授从哲学角度,探讨了中国阴阳平衡的差异之处,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影响、相互依赖,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并以华为、腾讯的灰度哲学,阿里的“即要也要”理念、百果园的核心思路为例,进一步解释了阴阳平衡的观点。最后,李平教授提炼了阴阳平衡的三种机制:非对称平衡、转换平衡和非线性平衡。报告中,李平老师介绍了与王凤彬团队合作的获奖论文《Complex Capability Configuration: A Qualitative Study on the Mechanisms to Bundle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的核心思想“悖论三边性”(bridged paradox)。

美国加州圣玛丽学院李媛副教授以“用意图性解析‘制度能动性的悖论’”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她从制度理论出发,分析了意义在制度化过程中,在微观与宏观转化中所起到的作用。进一步,李媛副教授解释了意图性的三个维度:行动前的意图性、行动中的意图性以及行动后的意图性。她指出,意图性的三个维度之间可能并不一致,制度的维护可能有多种路径。最后,提炼了意图性与集体意图在“宏观-微观”转换中的作用。

中山大学哲学院黎红雷教授以“儒家的家庭观对现代企业组织发展的启示”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他指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重视家庭的族群,儒家学派是世界上最重视家庭的思想学派。中国人的家庭,不仅是生儿育女的地方,而且是生产消费的组织,更是学习教育的场所。儒家的家庭观,对于现代企业特别是东方企业组织形态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从学理上看,企业的“拟家庭化组织”,是对儒家家庭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儒家的家庭观(包括从“家庭观”推衍出来的“天下观”),对于现代企业组织理论的建构和企业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京大学商学院贾良定教授以“中国企业成长理论:无中生有,有中生无”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他指出,中国企业的迅速成长是时代现象,回答“中国企业如何成长”这一问题,需要整合许多理论,也需要增加一些新的要素。在考虑“整合”问题以及“增加什么新的元素”问题,需要“管理学想象力”。通过采用纵向的多案例研究方法,对6家案例企业成长的时代、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建立了中国企业的成长理论,对理解和指导中国企业做强做长增加了新的知识,并贡献了中国智慧。


管理哲学研究前沿圆桌对话



在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胡国栋的主持下,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秦志华、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孙新波、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覃大嘉、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贾利军、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晁罡等专家学者,围绕“什么是管理哲学”、“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关系”、“中国管理哲学背后的研究方法”、“中国能为世界贡献什么样的管理理论”、“中国管理智慧在组织生态化创新进程的作用”等管理哲学与管理理论发展前沿,从不同的哲学视角切入,进行了一场具有启发性的现场深度对话和探讨。


闭幕式与论坛发展

7月25号下午,第二届企业管理哲学与组织生态论坛圆满落幕。闭幕式由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胡国栋副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哲学与组织生态研究中心(MPOE)副主任秦志华教授代表主办方做闭幕致辞。

闭幕式首先感谢东北财经大学对会议的热情接待和周密安排。本届论坛围绕企业管理的经验总结、理论表达、哲学凝练和现实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简单回顾本次论坛成果之后,秦志华教授结合MPOE的学术定位和李占祥管理哲学论文奖的设立目的,探讨了如何从哲学高度推动企业管理与组织生态研究的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研究员鼓励MPOE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专家的联系,打造全国性的管理思想与组织发展研究平台。最后,南京大学商学院贾良定教授作为下一届论坛承办方致辞,欢迎专家学者明年相聚古都南京,交流管理哲学的最新进展。